起泡剂系指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形成泡沫,使充气浮选矿浆中的空气泡能附着于选择性上浮的矿物颗粒上的一类表面活性剂。与此相反,所谓消泡剂系指能够破坏或阻止泡沫形成的药剂。
在浮选过程中,加入起泡剂,能够防止气泡的兼并;也能够适当地延长气泡在矿浆表面的存在时间。
一般起泡剂具有如下几种共同性质:(1)起泡剂的分子构造常是异极性有机物质,一端是极性基,另一端为非极性基;极性基亲水,非极性基亲气,这样可以使起泡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产生定向排列。(2)起泡剂是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此处所谓表面活性系指在溶液中由于增加单位起泡剂浓度而引起的表面张力的降低数值。一般说,同一序列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按“三分之一律”(也叫做“特鲁贝的规律” )递增,其溶解度按同样规律递减。以醇类为例,由乙醇起,任何一个醇的表面活性强度都是它的邻近的低级醇的三倍,也是它的邻近的醇的三分之一。而溶解度则按同样规律渐减。(3)一般的起泡剂要求有中等的溶解度,0.2~5克/升。如上所述,在同系物中表面活性随分子量变大而增强,但同时溶解度则随分子量变大而减小。浮选实践证明:由于这两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常见的起泡剂,其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一般为5至11个较为适合。
具有起泡剂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很多,在浮选工艺中常用的是醇类、酚类、酮类、醛类、醚类及酯类。优良的起泡剂不应同时具有捕收剂。有机酸及胺类化合物虽然也具有起泡性质,但是它们的捕收剂更加突出,一般列入捕收剂考虑。在有机化合物中还有一大类植物皂苷物质具有强起泡性质,由于它们的有机胶体性质突出,在浮选工艺中也不作为起泡剂使用。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浮选工艺中,对于起泡剂的注意力远不如对捕收剂。在早期,各国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例如我国多用松油,澳洲多用桉叶油,日本多用樟脑油;其共同特点则都是属于萜类天然植物产品,其缺点是成份因制造方法不同及季节不同而有变化。近年来在基本有机合成工业获得飞跃发展之后,人工合成的起泡剂已有取代天然起泡剂的趋势,其特点是质量稳定,有效成份含量高,例如异丁基甲基苄必醇(MIBC)。70年代以后,又出现一类在分子中含有氮、硫、磷、硅等元素的新型起泡剂,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